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 (NAOC)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NAOC)於2001年4月正式成立,通過合併四個天文台、三個觀測站和一個研究中心,統一隸屬於中國科學院(CAS)。 NAOC總部設在北京,在全國設有四個下屬單位:雲南天文台(YNAO)、南京天文光學技術研究所(NIAOT)、新疆天文台(XAO)和長春天文台。
總部設在北京的NAOC,前身是北京天文台,簡稱NAOC。成立於1958年,旨在走在天文科學的前沿,開展尖端天文研究,運營重大國家設施,開發先進技術創新。將天文方法和知識應用於滿足國家利益和需求,也是NAOC使命的重要組成部分。NAOC還承辦中國科學院天文大科學中心(CAMS),這是一個新的倡議,旨在建立CAS核心天文台(NAOC、紫金山天文台、上海天文台)在重大設施建設、運營和技術發展方面達成共識的機制。CAMS將努力實現CAS三個核心天文台之間的財務、人員資源和技術專業知識共享。
NAOC的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宇宙學大尺度結構、星系和恆星的形成和演化、高能天體物理、太陽磁活動、月球和深空探測以及天文儀器。
NAOC擁有七個主要研究部門,涵蓋了光學天文學、射電天文學、星系和宇宙學、空間科學、太陽物理學、月球和深空探測以及天文學應用。這些部門包括50多個研究小組,並設有中國科學院光學天文學重點實驗室、太陽活動重點實驗室、月球和深空探測重點實驗室、空間天文科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和計算天體物理學重點實驗室。
NAOC還擁有三個主要的觀測站:興隆觀測站,用於光學和紅外天文學研究;懷柔觀測站,用於太陽磁學研究;密雲觀測站,用於射電天文學和衛星數據下傳。NAOC深度參與了中國探月工程,從設計和管理月球探測衛星載荷系統到接收、存儲和分析這些衛星從太空傳回的數據。NAOC還擁有一個GPU超級計算集群設施,擁有85個節點,峰值性能高達280萬億次每秒。
NAOC還出版了SCI目錄下的《天文學與天體物理研究》(RAA)期刊。
截至2014年,NAOC的職工人數約為748人。其中包括7名中國科學院院士、114名研究員和183名副研究員。NAOC擁有38名博士後研究員,以及153名博士生和80名碩士生。
NAOC在國家級別上建設和運營著各種設施。大天區多目標光纖光譜儀望遠鏡(LAMOST)也稱國家大光學望遠鏡,配備了大視場光學和高達4,000根光纖的焦面,於2009年6月投入科學使用。世界上最大的單口徑射電望遠鏡——五百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AST),現正在中國西南部的貴州省建設中。21釐米陣列(21CMA)和中國太陽射電天文台(CSRH)的建設已經完成,將用於研究宇宙再電離時期。未來,NAOC希望在西藏的羊八井和阿里發展新的光學紅外和亞毫米波遠程和更好的設施。
NAOC積極與世界各地的科學家合作。與其他中國科學院研究所和中國大學的合作夥伴一起,NAOC積極參與了建設30米望遠鏡(TMT)國際天文台。NAOC還與其他10個國家共同發起了Square Kilometre Array(SKA)國際項目。2013年,在智利聖地亞哥成立了中國南美天文中心(CASSACA),也稱中國-智利天文聯合研究中心(CCJCA)。NAOC加入了南極天文學的國際合作。NAOC在阿根廷設有南美站,運行其衛星激光測距(SLR)項目。此外,中阿40米射電望遠鏡正在建設中。NAOC還通過中法起源國際合作實驗室、中國國際空間環境服務區域預警中心(ISES-RWCC)、東亞核心天文台協會(EACOA)和東亞天文台(EAO)等組織進行合作。